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机械百科

围护结构

时间:2018/2/21 23:17:29   作者:未知   来源:网络文摘   阅读:764   评论:0

    围护结构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、门、窗等,能够有效地抵御不利环境的影响。

分类

    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,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;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、屋面、地板、顶棚等;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、天窗、阳台门、玻璃隔断等。
按是否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,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。在不需要特别加以指明的情况下,围护结构通常是指外围护结构,包括外墙、屋面、窗户、阳台门、外门,以及不供暖楼梯间的隔墙和户门等。

性能要求

    围护结构应具有下述性能:
  (1)保温
    在寒冷地区,保温对房屋的使用质量和能源消耗关系密切。围护结构在冬季应具有保持室内热量,减少热损失的能力。其保温性能用热阻和热稳定性来衡量。保温措施有:增加墙厚;利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;设置封闭的空气间层等。
(2)隔热
    围护结构在夏季应具有抵抗室外热作用的能力。在太阳辐射热和室外高温作用下,围护结构内表面如能保持适应生活需要的温度,则表明隔热性能良好;反之,则表明隔热性能不良。提高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的措施有:设隔热层,加大热阻;采用通风间层构造;外表面采用对太阳辐射热反射率高的材料等。
(3)隔声
    围护结构对空气声和撞击声的隔绝能力。墙和门窗等构件以隔绝空气声为主;楼板以隔绝撞击声为主(见建筑物隔声)。
  (4)防水防潮
    对于处在不同部位的构件,在防水防潮性能上有不同的要求。屋顶应具有可靠的防水性能,即屋面材料的吸水性要小而抗渗性要高。外墙应具有防潮性能,潮湿的墙体会恶化室内条件,降低保温性能和损坏建筑材料。外墙受潮的原因有:①雨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或风压作用向墙内渗透;②地下毛细水或地下潮气上升到墙体内;③墙内水蒸气在冬季形成的凝结水等。为避免墙身受潮,应采用密实的材料作外饰面;设置墙基防潮层以及在适当部位设隔汽层。
(5)耐火
    围护结构要有抵抗火灾的能力,常以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衡量。构件按燃烧性能可分为燃烧体、难燃烧体、非燃烧体。构件材料经过处理可改变燃烧性能,例如木构件为燃烧体,如果在外表设保护层可成为难燃烧体。构件的耐火极限,取决于材料种类、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等,以小时计,在建筑防火规范中有详细规定(见建筑防火)。
(6)耐久
    围护结构在长期使用和正常维修条件下,仍能保持所要求的使用质量的性能。影响围护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有:冻融作用、盐类结晶作用、雨水冲淋和受潮、老化、大气污染、化学腐蚀、生物侵袭、磨损和撞击等。不同材料的围护结构受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。例如粘土砖墙耐久性容易受到冻融作用、环境湿度变化、盐类结晶作用、酸碱腐蚀等的影响;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类围护结构则有较强的抵抗不利影响的能力。为了提高耐久性,对于木围护结构,主要应防止干湿交替和生物侵袭;对于钢板或铝合金板,主要应作表面保护和合理的构造处理,防止化学腐蚀;对于沥青、橡胶、塑料等有机材料制作的外围护结构,在阳光、风雨、冷热、氧气等的长期作用下会老化变质,可设置保护层.

围护结构节能

    为了保持室内温度,建筑物必须获得或者是阻止热量的交换:即冬天在北方室内温度相对高于室外温度,要防止或者减少室内热量流于室外,并且要尽量多的获得室外阳光辐射带来的热量,保持室内高温;夏季北方室外温度相对于室内温度高,在不影响通风采光的情况下,要防止或者减缓室外的热量传入室内,以保持室内的凉爽。
    冬季建筑物获得热量的途径一般包括供暖设备的供热(约占70%~75%),阳光辐射得热(约占15%~20%),建筑物内部得热(包括炊事,照明,家电,人体散热,约占8%~12%)。这些热量又通过围护结构(门窗,外墙,屋顶及不供暖地下室顶板)向外散失。建筑物的总失热包括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(约占70%~80%)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的耗热量(约占20%~30%),因此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是:减小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,以减少传热耗热量;提高窗户的气密性,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,在减小建筑总失热量的前提下,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内部得热,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。

本类更新
本类推荐
本类排行
免责申明:CAD之家旨在相互学习交流,是一个完全免费的网站,部分原创作品,欢迎转载,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尽快通知我们!
邮箱:qm198794@gmail.com Copyright 2008-2022 CAD之家网 湘ICP备17006806号